“Feed”AI的同时,也在被AI“Feed”

By pocaster

最近,我发现自己说话的方式变了。

有时候,和朋友聊天时,我会下意识地用更精确、更结构化的句子,好像对方是个 AI,需要让我“prompt”得足够清晰,才能理解我的意思。甚至在表达情绪时,也变得更符号化、模式化,比如“这个方案感觉不太 optimal”或者“我现在 energy 低,需要 buffer 一下”。


我们正在用 AI 能理解的方式说话

人工智能的核心逻辑,是基于我们提供的数据进行训练。无论是 GPT-4 这样的生成式大模型,还是搜索引擎优化(SEO)中的关键字优化,AI 都是从我们的输入中提取模式,并在未来的交互中强化这些模式。

于是,一个微妙的变化正在发生:我们开始用 AI 更容易处理的方式与 AI 交流,并逐渐把这种方式扩展到人与人的沟通中。

1. Prompt 式语言:结构化、明确、目标导向

我们可能会和朋友说:“最近有点累,感觉时间都不够用。” 但如果是在 AI 聊天界面,我们更可能说:“生成一个高效的时间管理策略,针对 8 小时工作日,包含午休和碎片时间优化。”

这不是坏事。AI 让我们意识到,越是清晰、结构化的表达,越能得到理想的回应。但同时,我们也逐渐失去了某种松弛、含糊、隐喻的表达方式。

朋友间的闲聊,正在变成“精准提问 + 高效回答”的模式。

2. “高权重”词汇:用 AI 习惯的关键词表达自己

在 AI 训练的过程中,某些词汇因其信息量更高,被赋予更大的“权重”。比如“最佳实践(best practice)”“低成本(low cost)”“优化(optimize)”“高效(efficiency)”等。

我们在 AI 时代的交流,也越来越倾向于使用这些高权重词。
比如,以前我们可能说:“这个方案挺不错的。” 现在,我们也可能说:“这个方案的 ROI(投资回报率)高,且能 scale(规模化)。”

当语言变得越来越“优化导向”,它是否也影响了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?

3. 短平快 vs. 细腻冗长:AI 让语言更精炼,也更单调

AI 生成的内容大多是短平快、易理解的。这让我们在阅读 AI 生成的文章时,习惯了一种流畅、高效的信息流动模式。

但与此同时,我们对“复杂、冗长、不直接”的表达,越来越缺乏耐心。长篇大论、充满隐喻或诗意的表达,逐渐变成“不够信息密度高”的东西,甚至让人感到疲惫。

我们或许正在失去某些语言的质感,因为 AI 习惯的是“信息清晰、表达紧凑”的内容,而我们在潜移默化中,也在适应 AI 的阅读习惯。


AI 在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吗?

语言并不是中性的工具,它会影响我们的思维。AI 训练出的语言模式,正在重塑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方式。

1. 从“模糊性”到“确定性”
AI 的逻辑是基于概率的,它总是试图给出“最可能的”答案。因此,我们的语言也在逐渐从过去的含混、模糊,变成更趋向于确定性的表达。

但现实世界并不是 AI 计算出的概率公式那么清晰。很多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,而我们正在慢慢习惯 AI 提供的“确定性答案”,对复杂性的耐受度逐渐下降。

2. 从“思考过程”到“直接结果”
过去,我们习惯于通过讨论、辩论、推敲来寻找答案。而现在,我们往往直接问 AI:“这个问题的最佳解是什么?”

我们变得更依赖现成答案,而不是去探索、思考和试错。AI 让我们更容易得到答案,但也可能让我们失去思考的耐心。

3. 从“多样化表达”到“标准化语言”
AI 的语言风格往往是标准化的,它的写作风格趋向于“最安全、最主流”的表达方式。因此,我们在日常沟通中,也在不自觉地趋向“最符合 AI 语法”的表达

  • 过去,我们可能说:“这个想法很特别,像是夏天午后的雷阵雨,一场突如其来的惊喜。”
  • 现在,我们可能更倾向于说:“这个想法很有创新性,具有高影响力。”

语言的个性,正在被 AI 训练出的“主流表达”稀释。


我们该如何应对 AI 对语言的“驯化”?

AI 让沟通变得更高效,但也可能让语言变得更贫瘠。我们如何在 AI 时代,既利用 AI 带来的便利,又不被它彻底驯化?

1. 在 AI 时代,刻意保持“人味”的表达

AI 的语言是算法优化后的,而人的语言是带有情感、经历和文化痕迹的。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在表达中保留“人味”——比喻、幽默、矛盾、不确定性,而不是完全用标准化的 AI 语言。

比如:

  • 不要总是“直接给出答案”,而是尝试“引导讨论”,保持对复杂问题的耐心。
  • 不要完全摒弃冗余和修辞,适当保留一些细节和情感表达,让语言保持温度。

2. 用 AI 的方式与 AI 交流,用人的方式与人交流

面对 AI,我们可以优化 prompt,提升沟通效率。
但面对人,我们可以适当放下“高效”,回归语言的松弛感和不确定性。

在信息化的时代,人与人的交流本身就是一种抗衡 AI 标准化语言的方式

3. 让 AI 服务于我们,而不是让我们适应 AI

AI 是工具,不应该成为我们表达的主导者。
我们可以利用 AI 帮助写作,但不要让 AI 的“标准化表达”成为唯一的表达方式


结语:AI 驯化语言,但我们仍然可以保持主动权

在“Feed” AI 语言能力的同时,我们也正在被 AI 语言模式所“Feed”(塑造)。

但语言的力量在于它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,它是我们思考、感受、创造世界的方式。如果 AI 让语言变得标准化、精炼化,我们就更需要去创造、去丰富、去保持语言的多样性。

让 AI 服务于我们,而不是让我们的语言,成为 AI 计算的一个参数。